
1912 年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同俄商签定了允许俄国人在呼伦贝尔地区从事捕捞渔业的40多项合同,俄国人进入湖区捕鱼。
1920年以后,陆续来满洲里经商的内地人开始在呼伦湖区采取单独经营或合股经营的方式操持渔业。
193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呼伦湖区,由伪满洲国统一经营渔业。
1940年在扎赉诺尔成立兴安水产株式会社,全面垄断呼伦湖渔业。
1945年日本投降,苏侨甘宁雇中国人打鱼经营渔业。
1946~1947年渔业生产在满洲里市政府和渔业工会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1948年内蒙古渔业公司在满洲里成立,呼伦湖归国家所有,渔业统一经营。从此,呼伦湖渔业走上了规划管理、科学捕捞的生产轨道。渔业生产根据国家不同时期水产方针政策,制定生产规划,在渔业生产安排中,主要视生态环境、市场需求、资源状况、生产能力来统筹安排。
1948~1957年,是呼伦湖收归国有统一经营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进行单一的水产捕捞;
1958~1966年,是国民经济恢复后的发展时期,经过总路线、大跃进,渔业经济迅猛发展时期,渔业公司增设了沿湖分场,从季节性捕捞转为常年性生产,增加了大拉网、白鱼网、柳条箔等捕捞网具,扩大了到沿湖泡沼捕捞范围;
1967~1979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生产网合减少,渔业经济发展缓慢;
1980~1997年,国家对水产行业进行财务体制改革,实行利润定额包干、企业对上承包管理办法,加之水产品市场放开,渔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稳步提高;
1998~,呼伦湖区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渔业生产起伏较大,水产品产量猛增与下滑数量悬殊。呼伦湖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
|